今日本地晚报有一篇《各地元宵美食荟萃》,提到元宵:
元宵又名汤圆、说团、圆子等。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习俗。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开始时元宵称为汤圆,因它漂在碗里,像一轮明白挂在天际。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呼元宵了。
不对,元宵和汤圆是两种食品,制作方法不一样。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习俗也不对,元宵是北方食品,汤圆是南方食品。本地吃的是汤圆,没有人吃元宵。“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呼元宵了。”这句话说得跟真的一样,只是这“最初”两字太虚。
网上查一查元宵和汤圆,百度知道有它们区别的解释:
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粉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汤圆做法完全不同,类似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
用一句话来区别:元宵是滚出来的,汤元的馅是包进去的。
上面文字提到江米,其实江米就是糯米。元宵和汤圆的粉料是相同的。
关于元宵一名的来源,网上抄一些:
元宵是一种中国人依照习俗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和春节烹制食用的食品。曾有多种名称,如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明永乐年间正式定名为元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