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到寺院写着“隋代古刹”、“唐代古刹”和“宋代古刹”等,这“古”表示历史悠久,“刹”表示的是寺院。“刹”字左边是杀,右边是立刀,杀气很重,可寺院是慈悲为怀,跟杀气不搭界的。网上查一下“刹”字。
抄百度词典的“刹”字释文:
刹 [chà]
〈名〉
1、形声,从刀,杀声。梵语刹多罗的省称。本义:土或土田,国土。
2、同本义。如:刹土(佛教语。田土;国土)。
3、指佛寺。如:古刹;刹寺(佛寺)。
4、梵语 ksana 的音译。表示极短促的瞬间。如:刹那;刹时(极短的时间)
刹 [shā]
〈动〉
止住,使停止(机器、车等)。如:急刹车(或作急煞车)。
古刹的刹和刹车的刹是两个读音。古刹的刹是译音,是借用刹字。
刹是梵语刹多罗(ksletra)之略,音译又作讫差怛罗、差多罗、掣多罗、刹摩。意译为土田、国土、处。如《法华经》卷一:“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刹。”《无量寿经》卷下云:“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以及旧译《华严经》卷一云:“佛说微妙总持门,如一切刹微尘等。”
又说,梵语“刹多罗”的简称“刹”,有二意,狭义是指寺院、佛塔;广义是指一个大千世界。
又说,寺院内塔顶上的幡柱又叫“宝刹”,常借作寺院的通称。
关于刹那的长度,佛经中有多种解释:
1、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
2、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又有九百生灭;
3、刹那是算数譬喻所不能表达的短暂时间。
传入中国后,口语中具体长度逐渐淡化,仅用来说明短暂时间,犹“一瞬间”。
网上再抄几句关于寺、庙、祠、观、庵的区别:
寺:佛教出家人修行的场所,里面供奉佛、菩萨像;
庵:原指佛教出家人修行的小型处所,后专指出家女众的修行处所;
庙:供奉鬼神的处所,或皇帝、贵族大姓供奉祖先的处所;
祠:供奉有作为的大臣、贤者的处所,或家族供奉祖先的处所;
观:道教道士的修行场所,里面供奉道教诸神、仙。
(文字来自网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