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水天一色

且行且乐!

 
 
 

日志

 
 
关于我

追求完美、高尚,只是给自己套上枷锁。人生三万六千场,无非戏局,戴着枷锁演出,演的只能是悲剧。

走到芹塘村   

2018-08-02 22:50:19|  分类: 驴行杂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 走到芹塘村 ???????? 下午转晴,还是想去芹塘村,这也简单,十来公里的公路,山区公路,半个小时总能到的。已经作了继续下雨准备,这个准备无非是坐在农家乐发呆。芹塘村是新昌县小将镇的一个山村,紧挨着天台县石梁镇,为什么想到去芹塘村,是在网上看到过芹塘的介绍,芹塘村省级历史文化保护村落,应该有些看头的,去走走总比坐在农家乐发呆要好。 芹塘村是大村子,我看到有六百几十号门牌号,户数超过六百户的。网上芹塘村三百多户,应该错的。民居分布小溪两岸,连绵几百米,依山而建。村内街窄,多铺上了混凝土。民房新旧杂处,新富起来的并不多。村里黄泥墙的民房还有一定数量。一些老房子没人管了,自生自灭。村里常住人口不多,村里走动是几个老人。芹塘村是深山村,年轻人都外出了。 跟村子老人交流有问题,说普通话听不懂,说本地语言也听不懂。在石梁,与村民交流不成问题,我看就这么点距离,语音差别大。路上碰到一位阿婆,陪我们进祠堂参观。我问是什么姓的宗祠,听不明白。看网上介绍,应该是董氏宗祠。阿婆给我们指点什么地方修过的。阿婆要带我们去看什么地方,后来总算弄明白,是去村口的水口庵,新建的佛殿,很漂亮。这是阿婆引以自豪的地方。当时我们要继续在村里参观,没跟阿婆走,我们回头时阿婆从店里出来陪我们水口庵。我们的车子就停在水口庵边上的广场上。阿婆是小店的店主,村里还开着四家小店。 村里匆匆走过,破败的古村,街道弄得还挺干净的。说芹塘村桥多,道理简单,桥是沟通两岸用的,村子建在小溪两侧,自然少不了修桥。不多说了,网上抄一些: ???????? 芹塘位于新昌东部,坐落在新昌第一高峰菩提峰山下、是沃洲湖源头之一,与天台石梁接壤。这里流传着一个“讨饭骨头圣旨口”的古老传说。唐末五代时,江东才子罗隐每言成谶。一天,罗隐去游访石梁,借宿芹塘。晚上蚊虫嗡嗡使人睡不好觉。于是他默默的叨念:“罗隐芹塘宿,蚊虫去叮竹。”话语刚落,蚊子果然就飞到竹林,至今芹塘人依旧很少用蚊帐。据史载,北宋初年,董氏第八世祖董梧入敖于将山(即小将)石氏,同居不利,徙居芹塘,遂繁衍后裔。现有董、张、俞、袁为四大姓。芹塘历史悠久,始建于宋。早时村基位于两大水系交汇处,因沼泽潮湿,村内水芹菜繁盛,古称芹谷。村内现存古祠堂、古台门、石桥、古墓等古建筑,最负盛名的是芹塘八景,即“七桥一祠”。近年来,芹塘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村落、市级兴林富民示范村、县级清洁家园示范村、县级生态村、县级卫生村、县级文化特色村等。
走到芹塘村 - 乘风 - 水天一色
走到芹塘村 - 乘风 - 水天一色
走到芹塘村 - 乘风 - 水天一色
走到芹塘村 - 乘风 - 水天一色
走到芹塘村 - 乘风 - 水天一色
走到芹塘村 - 乘风 - 水天一色
  评论这张
 
阅读(1075)|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